
銀杏鎏金,秋意正濃。2025年11月15日,由四川大學北京校友會、四川大學北京醫科校友聯誼會、四川大學全球校友創業家北京聯誼會聯合主辦,東土科技、三元基因、沙礫家辦支持協辦的第三屆川大校友北京論壇:川大校友北京論壇·2025在北京國二招賓館隆重舉行。本屆論壇以“健康智創,生命新程”為主題,匯聚了三百余位醫療健康、生物醫藥、科技創新與金融投資領域的杰出校友,共同探討生命科學前沿趨勢與產業發展新路徑。論壇在四川大學北京校友會副秘書長、四川大學全球校友創業家北京聯誼會秘書長王博校友的主持下正式拉開帷幕。
開幕致辭:薪火相傳啟新程

會議伊始,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原副部長、原華西醫科大學校長殷大奎以醫學大家的視野,深情回顧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歷程,強調在新時期傳承川大華西精神、守護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他特別寄語年輕校友要秉持醫者仁心,在科技創新中不忘人文關懷,并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四川大學北京校友會會長、川大北京創聯名譽會長、東土科技董事長李平,回顧了校友會、創聯的發展歷程,他從企業家的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給個人發展、企業管理、生命科學等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他呼吁校友們擁抱變化、擁抱未來,將創新成果轉化為造福社會的實際產品。

受川大北京醫科校友聯誼會會長張志強委托,川大北京醫科校友聯誼會副會長白云昇從感恩傳承、致敬前輩和承前啟后、開創未來兩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川大北京醫科校友聯誼會的建設情況和后續發展規劃,致力于讓校友會成為每一位校友的堅實后盾與心靈港灣。

四川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四川大學原副校長晏世經代表母校向校友們致以親切問候,他介紹了母校最新的建設和發展情況,贊許了川大北京校友在推動校友組織建設、服務校友及其企業和產業發展、促進校地企協同聯動等方面的深度實踐,并期待在京校友們繼續與母校攜手,共同推動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支持協助母校辦好130周年校慶活動,為母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北京高質量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專題報告:創新實踐譜新篇
兩位資深業界專家分享精彩洞見。

三元基因董事長兼總經理程永慶校友在《研發與智造雙輪驅動》報告中,以其三十余年創業實踐為例,詳細講述了三元基因是如何在新藥研發、品質管理、數智制造、高效協同等方面實現全面突破,創造了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的優質品牌。三元基因33年的發展史是中國生物制藥行業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展示了三元基因實現技術原創與市場首創協同發展的歷程。程總將基因技術創新與數智技術應用比作三元基因未來發展的雙翼,強調只有多學科交叉合作才能夯實創新基礎、提升智造能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性成長。

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特邀副會長張自然校友以《新政下,創新藥的發展機遇》為題,結合其在國內外醫藥企業和行業協會的豐富經歷,深入解讀國家十五五發展規劃對于生物醫藥等產業的布局及其給生物醫藥產業帶來的歷史性機遇。他特別建議企業聚焦臨床未滿足需求、注重源頭創新、關注產業鏈格局,緊盯國家政策導向,走差異化創新之路。
圓桌對話:跨界交融啟新思
“現代醫療與藥物的創新與突破”圓桌論壇成為思想碰撞的舞臺。

本環節圓桌論壇由王博校友主持,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特邀副會長張自然校友再次登場,從產業政策和產業鏈角度為圓桌討論帶來更多維度思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重癥肝病科主任孫麗瑩校友從臨床一線視角,分享了器官移植領域技術的臨床應用與未來展望,并指出在醫療臨床實踐中,醫生是最基本的角色,學術研究也是重要的,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北京師范大學放射性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華北校友系統闡述了放射性藥物在精準醫療中的應用前景,他特別提到,隨著技術進步,放射性藥物將在腫瘤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拓展至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領域。北京協和醫院臨床博士后汪明瑤校友作為年輕科研工作者代表,講述了如何更好的借助平臺資源和團隊力量,實現科研成果的高效產出,并分享她了在抗衰老與精準營養研究領域的發現和應用。